首页|横断山地区气候-植被区划

横断山地区气候-植被区划

扫码查看
横断山地区是中国今后生态保护、清洁能源生产、川藏和滇藏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重要布局区.这里高山峡谷纵横,气候和植被分布区域性与垂直地带性显著,孕灾环境复杂,亟待开展横断山地区气候-植被区划,以便有效服务于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山地灾害风险防范和重大工程建设等国家需求.为此,本文基于横断山地区最新划界成果,采用横断山地区及其周边122个气象站点1990~2019年气温、降水量、气压、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等地面观测数据和高精度土地覆被类型遥感反演数据,制定了适用于横断山地区高山峡谷复杂大地貌格局、气象站点稀少、气候和植被分异显著等综合自然地理特征的气候-植被区划方案,并将横断山地区划分为5个温度带、20个干湿区、55个植被小区.该气候-植被区划方案分别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日数、年干燥度指数、主要植被类型作为划分温度带、干湿区、植被小区的主要指标,且以≥10℃积温、最冷月气温、最暖月气温等为辅助指标.与之前区划方案相比,本方案遴选并优化了适用于横断山地区复杂地形的薄盘光滑样条气候空间插值模型;结合地理探测器,科学厘定了存在争议的气候带(区)间区划指标阈值;提出逐步降尺度窗格划分法,以确定分区界线并降低了传统区划方法对主观性和经验性的过度依赖.此外,该方案充分考虑了横断山地区下垫面复杂、气候-植被分布类型急变的典型区域特征,并基于气候-植被区划指标空间分布特征,将高原温带和中亚热带间的气候急变带单独划分为山地亚热带.该区划方案将为横断山地区农业生产、生态保护、重大工程建设、防灾减灾救灾等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科技支撑,并为下垫面复杂、区域差异显著、地面观测匮乏的全球高山峡谷区的气候-植被区划及其应用提供典型范例.
A new scheme of climate-vegetation regionalization in the Hengduan Mountains Region

张雪芹、徐晓明、李想、崔鹏、郑度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China-Pakistan Joint Research Center on Earth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Higher Education Commission of Pakistan,Islamabad 45320,Pakistan

气候-植被区划 薄盘光滑样条(TPSS) GeoDetector 逐步降尺度窗格划分法 横断山地区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第二次)

XDA230903022019QZKK0903

2024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28
ISSN:1674-7240
年,卷(期):2024.54(3)
  •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