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藏高原湖泊纹层孢粉记录的过去2000年雨季时长和雨季降水时空变化

青藏高原湖泊纹层孢粉记录的过去2000年雨季时长和雨季降水时空变化

扫码查看
青藏高原雨季时长及雨季降水量的长尺度定量重建,是揭示高原西风、季风时空演变规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关键,其中准确判断高原雨季的起止时间是研究难点.本文通过寻找降水拐点的方法确定了高原不同地点的雨季起、止时间,并计算了雨季时长和雨季降水量,建立了表土孢粉组合与雨季起止时间、雨季时长和雨季降水量的转换函数,重建了具有年纹层沉积特征的高原北部库赛湖区和中部江错湖区过去2000年来的雨季起止时间、雨季时长和雨季降水量变化.结果表明,过去2000以来,库赛湖区雨季降水序列记录了5次高降水时段:AD580~680、AD1000~1100、AD1200~1450、AD1550~1780、AD1920至今,其普遍对应雨季天数长的时段;江错湖区雨季降水序列记录了4次高降水时段:AD80~500、AD800~950、AD1250~1450、AD1780至今,其与雨季天数长的时段在AD1000以前对应良好,在AD1000后关系不明确.在空间上,高原雨季降水呈现出"南北同湿"、"南北同旱"、"南湿北旱"和"南旱北湿"四种模式,其中"南北同湿"可能与异常强盛的夏季风有关,"南北同旱"与弱西风和弱季风有关,"南湿北旱"与强季风和弱西风有关,"南旱北湿"与弱季风和强西风有关.本文从雨季降水的角度揭示了高原2000年来雨季起止时间、雨季时长及雨季降水量的时空演变模式,为进一步认识西风、季风耦合作用提供了自然背景的支持.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rainy season span and precipitation recorded by lacustrine laminated pollen in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the past two millennia

崔安宁、吕厚远、侯居峙、刘兴起、徐德克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院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 100048

展开 >

青藏高原 过去两千年 雨季时长 雨季降水量 定量重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183032242202217T2192954XDA20070101032021M703195

2024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28
ISSN:1674-7240
年,卷(期):2024.54(3)
  •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