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寒武纪综合地层、生物群与古地理演化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寒武纪综合地层、生物群与古地理演化

Cambrian integrative stratigraphy,biotas,and paleogeographical evolutio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扫码查看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具有漫长且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印度北部、拉萨、羌塘、柴达木、中祁连等大小不同的克拉通和地块,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造山带构成了青藏高原的主体.寒武纪时期,这些克拉通和地块大多位于冈瓦纳大陆的西北缘,并以发育与原特提斯洋有关的复杂岩浆-构造运动而与周边的阿拉伯、中伊朗、阿富汗、塔里木、阿拉善、华北、华南和滇缅马等构造单元相关联.从地层记录上看,这一时期区域内的大部分稳定陆块上发育了由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的浅水陆棚沉积,其中包含面貌相近的典型浅水相三叶虫组合.而在原特提斯洋中的祁连构造带,寒武系则是一套在大洋扩张环境下形成的、以中基性火山岩和硅质岩为主的复杂地层序列,其中包含的碳酸盐岩含有斜坡相三叶虫组合.本文在广泛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的野外观察及新获得的化石证据,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不同构造单元上寒武纪地层发育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利用可获得的生物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等资料,总结了不同构造单元上寒武纪地层的划分和年代地层对比,编制了岩石和生物地层的综合对比表.此外,从生物古地理的角度,简要讨论了寒武纪研究区内主要构造单元的古地理相关性,以及与原特提斯构造带演变有关的问题.

孙智新、孙郎、赵方臣、潘兵、Malik Muhammad Saud Sajid KHAN、Shehryar AHMED、杨传、苗兰云、殷宗军、李国祥、朱茂炎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

青藏高原 寒武系 地层 古地理 生物群 冈瓦纳大陆 原特提斯洋

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第二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9QZKK070641921002

2024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28
ISSN:1674-7240
年,卷(期):2024.54(4)
  •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