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石炭纪综合地层、生物群与古地理演化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石炭纪综合地层、生物群与古地理演化

扫码查看
石炭纪时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分处不同的古地理位置,具有不同的沉积和生物类型.系统梳理和总结青藏高原的石炭系及生物群,建立综合地层对比框架,恢复古地理,对正确理解晚古生代冈瓦纳大陆的裂解、古特提斯洋的演变都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石炭系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冈瓦纳型、基默里型和特提斯型.本文讨论的冈瓦纳型包括藏南区的北喜马拉雅分区、康马-隆子分区和札达-仲巴分区,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北部,仅发育密西西比亚系,生物类群为冈瓦纳型.基默里型包括保山分区、腾冲分区、措勤-申扎分区、拉萨-察隅分区、那曲-比如分区、南羌塘分区,以及掸泰和南阿富汗-帕米尔等地区,也仅发育密西西比亚系,但生物群具有欧洲、华南、澳大利亚和北美混生型特征.特提斯型包括唐古拉山分区、可可西里-巴彦喀拉分区、昌都-横断山分区、铁克里克分区、西昆仑分区、喀喇昆仑分区、东昆仑-中秦岭分区和祁连分区,石炭系发育完整,生物群为暖水的特提斯型.冈瓦纳型和基默里型石炭系生物地层对比以牙形类为主,辅以腕足类和四射珊瑚;特提斯型密西西比亚系的生物地层以四射珊瑚和腕足类为主,宾夕法尼亚亚系以有孔虫(䗴)和牙形类为主,辅以四射珊瑚和腕足类.在石炭纪国际标准年代地层框架下,系统建立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划分和对比框架.将来应加强石炭纪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古气候和古环境的研究.
Carboniferous integrative stratigraphy,biotas,and paleogeographical evolutio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胡科毅、王向东、王文琦、宋英凡、叶训焱、李璐、史宇坤、杨孙容、李莹

展开 >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关键地球物质循环前沿科学中心,南京 210023

青藏高原 石炭纪 岩石地层 生物群 地层对比

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第二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9QZKK07069195520142172002

2024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28
ISSN:1674-7240
年,卷(期):2024.54(4)
  •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