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渔业滋养史前沿海社群:井头山海洋动物遗存研究

渔业滋养史前沿海社群:井头山海洋动物遗存研究

扫码查看
本文聚焦中国浙江井头山贝丘遗址(8300~7800cal a BP)丰富的海洋软体动物和鱼类遗存,综合性探究了中国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史前先民的渔业经济、社群发展、古环境及其互动关系,并尝试探索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沿海聚落的兴衰变化与相关原因.该研究基于海洋动物生态学和生物属性,采用动物考古学标准研究方法并结合碳十四测年,开展了采样、鉴定、测量和定量统计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井头山遗址至少有11类贝类遗存和14类鱼类遗存.先民可能居于背山面海的海岸环境,以沿岸和近海开发模式的采集、渔捞与狩猎经济为主,并在该遗址出现了低水平的稻作农业.海岸环境变化可能是导致井头山先民被迫放弃该聚落的原因之一.本研究为讨论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8000年前后东部沿海地区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及社群发展与环境变化关系提供了新认识.
Feeding prehistoric coastal community:A study of marine faunal remains at the Jingtoushan site

吴恩东、孙国平、张颖

展开 >

School of Culture,History and Language,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Canberra 2600,Australia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 310012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京 100013

新石器时代 海洋生物遗存 渔业经济 古环境 社群发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叉科学部重大项目

T2192950

2024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28
ISSN:1674-7240
年,卷(期):2024.54(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