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非静压模型的粤港澳湾区精细海啸灾害评估

基于非静压模型的粤港澳湾区精细海啸灾害评估

扫码查看
粤港澳湾区暴露在滨海断裂带和马尼拉俯冲带的潜在海啸威胁之下,因人口稠密、设施密集和地势低洼容易遭受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以往的海啸研究对滨海断裂带的震源破裂机制做了较简单的假设,并且在海啸模拟中大多使用比较粗糙的水深和高程数据,难以对详细的灾害特征进行预测.本文基于垂向积分的非静压模型,开发了并行色散海啸数值模型PCOMCOT,显著提高了海啸精细模拟的效率;整合、校正了多种地形数据源,构建了粤港澳湾区的高精度大范围地形模型;通过断层自发破裂的动力学模拟获得了较可靠的滨海断裂带震源模型.针对滨海断裂带和马尼拉俯冲带的典型地震情景,应用PCOMCOT计算了粤港澳湾区的海啸波、流以及岸上淹没.结果显示,滨海断裂带珠江口段如果发生具有正断分量的Mw7.5右旋走滑地震,激发的海啸将主要冲击香港地区,可能造成1m和-2m左右的最大正波和负波,以及具有轻微破坏力的海啸流(≥1.5m/s).马尼拉俯冲带如果发生Mw9.0超大地震,能够在澳门离岛、香港维多利亚港周边市区造成较大范围的深度1m以上淹没,并在港澳地区的狭窄水域引发灾难性海啸强流,且局部高速流动(≥3m/s)与淹没灾害的空间分布并不一致,其潜在危险性不容忽视.
High-resolution tsunami hazard assessment for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based on a non-hydrostatic tsunami model

朱艺帆、安超、余厚云、张伟、陈晓非

展开 >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水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深圳 518055

海啸灾害 淹没 海啸流 非静压模型 粤港澳湾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U1901602T21220122022YFC3003504

2024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28
ISSN:1674-7240
年,卷(期):20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