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震各向异性与地质构造揭示的红河断裂带分段性

地震各向异性与地质构造揭示的红河断裂带分段性

扫码查看
红河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南缘一条控制地壳深部运动变形的重要断裂带,被视为川滇块体西边界,对东南缘中下地壳流问题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地球物理资料显示红河断裂带具有分段性,由北向南地震活动、速度结构与地壳变形皆表现明显的差异性;地震各向异性表现了区域横向空间展布和垂向层次分布的复杂形态.从地壳分层角度看,(1)上地壳:红河断裂带北段快波方向较为复杂,可能受三江侧向碰撞带以及附近不同走向断裂的影响;中段快波方向表现很强的NW向定向排列特征,暗示可能形成了闭合(或闭锁)的局部变形一致区域;南段快波方向较为杂乱,表明楔形交汇区端部具有复杂的构造形态和应力环境.(2)中下地壳:断裂带北段和南段的方位各向异性表现出较强的接近壳内低速薄弱带走向的形态,可能与中下地壳物质的运移有关.在全地壳(整个地壳)尺度,红河断裂带两侧快波方向平行NW构造走向,揭示了红河断裂带作为一个可能贯穿地壳的深大断裂对周围介质有很强的控制作用.在岩石圈尺度,红河断裂带附近快波更近EW向,完全未受断裂带走向的影响,与上地幔P波和S波低速区以及正径向各向异性形态有很好的一致性.快波方向可能与岩石圈橄榄岩变形和软流圈物质流动等有关.本文认为在红河断裂带域,主要在~26°20′N以南,地壳与岩石圈地幔可能存在解耦变形,并可能与板块俯冲和回撤等有关.综合分析多种地球物理观测数据和反演结果,可以刻画出红河断裂带附近精细的地壳-上地幔各向异性结构.更密集的地球物理台阵与更高精度的观测资料有助于探明红河断裂带横向和垂向的壳幔变形细节变化,深化对该断裂带构造意义的理解.
Segmental nature of the Red River fault revealed by seismic anisotropy and geological structures

李莹、高原

展开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 230026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6

红河断裂带 地震各向异性 地质构造 岩石圈 分段特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

417302122021IEF0103

2024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28
ISSN:1674-7240
年,卷(期):2024.54(8)
  •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