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与保持机理

深-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与保持机理

扫码查看
勘探实践证实,深-超深层主要发育基质孔型白云岩储层和缝洞型岩溶储层,是非常重要的勘探接替领域,相继发现了安岳、元坝、哈拉哈塘、富满和顺北等大油气田.本文系统总结了研发团队近十年在深-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研究领域的3项理论技术成果:(1)开发了以"定年、定温、定压、定流体属性"为核心的成岩演化微区多参数实验分析技术系列.以"多阶段连续流、可视化和在线检测"为核心的跨构造期孔隙形成与保持实验模拟技术,为从"正演"和"反演"的角度研究深-超深层碳酸盐岩孔隙形成与保持机理提供了手段.(2)明确了深-超深层基质孔型白云岩储层仍具相控性.礁(丘)滩沉积是基础,储集空间主要来自沉积和表生环境的原生孔和表生溶蚀孔洞,部分来自埋藏溶蚀作用,沿先存孔渗带分布,并可局部富集,继承性大于改造性,早期白云石沉淀(或白云石化)具很高的保持早期孔隙的潜力.(3)揭示了深-超深层岩溶缝洞型灰岩储层缝洞发育与保持机理.同沉积暴露岩溶、层间和潜山岩溶控制早、晚表生两类岩溶缝洞的发育,走滑断裂叠加表生岩溶作用导致断溶体储层呈栅状规模发育,溶蚀模拟实验揭示岩溶缝洞发育具相控性,主要发育在泥粒灰岩中,岩石力学研究进一步揭示岩溶洞穴保持深度受岩性、洞穴大小、洞穴与不整合面距离控制,一般都能满足万米埋深仍不垮塌的条件.理论技术成果为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向万米深层进军提供了支撑.
Development and preservation mechanism of deep and ultra-deep carbonate reservoirs

沈安江、胡安平、乔占峰、郑剑锋、佘敏、潘立银

展开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23

国家能源碳酸盐岩油气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23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杭州 310023

深-超深层 碳酸盐岩储层 基质孔型白云岩储层 缝洞型岩溶储层 储层成因和分布

2024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28
ISSN:1674-7240
年,卷(期):2024.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