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能重离子碰撞中π介子产生的核介质效应和集体流研究

中能重离子碰撞中π介子产生的核介质效应和集体流研究

扫码查看
本文基于量子分子动力学输运模型(LQMD)研究了中能重离子碰撞中π介子产生机制,包括多重性时间演化、快度分布、横向动量分布、集体流等物理量.以反应系统40Ca+40Ca,90Zr+90Zr,96Zr+96Zr,96Ru+96Ru和197Au+197Au为例,我们研究了Δ-核子相互作用势、核介质中散射截面、π介子-核子相互作用势和散射截面对π介子产生的影响.结果给出同位旋依赖的Δ-核子作用势会增加π-/π+的比值,考虑核介质效应的Δ-核子散射截面会压低π介子的产生,特别是在中心快度和低动量区域.基于π介子与原子核散射的实验数据,提取了π势并分析了快度分布、横向动量谱、集体流.π势会压低高横向动量和中心快度区域π介子产生,特别是π-产生.π介子与核子散射吸收过程会导致反常流现象,特别是π+直接流.三角流与直接流具有相似的分布形式,四阶流与椭圆流分布相似.
In-medium effect and collective flow of pion production in intermediate energy heavy-ion collisions

刘恒金、冯兆庆

展开 >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广州510641

中能重离子碰撞 π介子产生 核介质效应 LQMD输运模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华南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

121750721172254620210115

2023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44
ISSN:1674-7275
年,卷(期):2023.53(5)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