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WFST等望远镜对千新星的探测能力与观测策略研究

WFST等望远镜对千新星的探测能力与观测策略研究

扫码查看
本文模拟了红移z<0.2的双中子星并合源,并通过采用一个简单的千新星模型,计算了这些并合源所对应的千新星光变曲线.分别分析了大视场巡天望远镜(WFST)、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LSST)和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对这些模拟千新星的观测能力.发现WFST和LSST的最佳波段是g波段,它能观测到最多的源.此外,最佳双波段联合观测策略为:在最初的1.5天以内,通过g/r波段观测事件;在1.5天以后,通过r/i波段观测事件.对于CSST而言,通过采用深度无缝光谱来观测,发现GU波段能够在前1.5天观测到事件,GV波段能在前3.5天观测到事件,GI波段可观测事件的时间最长.同时我们发现,观测倾角对光变曲线的影响与质量比有关,对于质量比q<0.8的源,不同观测倾角对光变曲线的影响很小;但是对于质量比q>0.8的源,观测倾角对光变曲线的影响则非常明显.
Study of the detection capability and observation strategy of WFST-like telescope for kilonovae

王慧宇、俞继铭、刘峥岩、赵文、陆由俊

展开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中国科学院星系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26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计算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引力波 双中子星并合 千新星 WFST LSST CSST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

WK2030000036WK344000000411903030119030332021YFC2203100

2023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44
ISSN:1674-7275
年,卷(期):2023.53(5)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