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林分各器官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以杉木、马尾松人工林为例

林分各器官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以杉木、马尾松人工林为例

扫码查看
基于中国文献资料的89块生物量样地以及在桂中的6块不同龄级样地实测数据,对南方人工林的代表树种--杉木、马尾松林分及各器官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杉木、马尾松林分树干、地上生物量及林分总生物量均随林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枝条、根系生物量在马尾松林分中也随林龄显著增加,但在杉木林中则随林龄的增加逐渐趋向稳定,2种林分叶生物量与林龄的关系不密切.林分生物量的根冠比在杉木林中随林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在马尾松林中二者关系不密切.林分各器官生物量的年龄结构差异表明林龄对于森林植被碳蓄积的准确估算具有重要影响.
Age Effects on Stand Biomass Allocations to Different Components:a Case Study in Forest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Pinus Massoniana

张林、黄永、罗天祥、戴强、邓坤枚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南宁,53001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

广西国营黄冕林场,柳州,545619

展开 >

林龄 碳蓄积 生物量 杉木 马尾松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林务局资助项目

CX10G-E01-02-033037029003-IC-11242343-069

2005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CSCD
影响因子:0.614
ISSN:2095-6134
年,卷(期):2005.22(2)
  • 42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