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咸化湖泊微生物岩特征与差异分布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咸化湖泊微生物岩特征与差异分布

扫码查看
为明确咸化湖泊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与分布规律,利用大量露头、岩心、薄片、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围绕柴西地区新生界咸化湖泊微生物碳酸盐岩,划分类型,分析成因机制,明确不同类型微生物碳酸盐岩差异分布,认为沉积环境、气候与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能促进微生物的适应性调整,导致微生物碳酸盐岩类型差异性形成与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咸化湖泊盆缘与深水区共发育4类微生物碳酸盐岩,盆缘或浅水环境微生物碳酸盐岩主要有叠层石、凝块石、树形石以及卵球聚合粒灰岩等,盆内深水环境则发育富有机质的纹理石.2)柴西地区咸化湖泊中发育的微生物碳酸盐岩规模一般较小,定量刻画微生物碳酸盐岩分布规模,最大厚度为10m左右的微生物岩延伸范围700~800m,1~2 m厚的微生物岩延伸范围300~500m,30~50 cm厚的微生物岩仅延伸数米至数十米.3)根据湖盆古地貌与沉积环境,微生物碳酸盐岩在不同环境差异分布,并构成不同岩相组合模式,建立了6类咸化湖泊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ial distribution of microbial carbonates of saline lacustrine in the western Qaidam Basin

王建功、杨少勇、李翔、吴颜雄、高妍芳、马新民、白亚东、倪祥龙

展开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兰州 730020

中国石油集团油藏描述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20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甘肃敦煌736202

湖相碳酸盐岩 微生物岩 叠层石 凝块石 成化湖泊 柴达木盆地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

2016E-01

2020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EI
影响因子:1.83
ISSN:1000-1964
年,卷(期):2020.49(6)
  • 7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