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疆阿拉尔垦区种植密度对中棉113冠层光资源高效利用和空间成铃的影响

新疆阿拉尔垦区种植密度对中棉113冠层光资源高效利用和空间成铃的影响

Effect of planting density on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canopy light resources and spatial boll formation of CCRI 113 in the Aral Reclamation Area of Xinjiang

扫码查看
本研究旨在分析宽窄行配置下不同种植密度对中棉 113 冠层光资源利用及成铃结构的影响,明确中棉 113 在新疆阿拉尔垦区宽窄行种植模式下的合理密度,达到高效利用光能、优化株型与提高产量的目的.设置 6 个密度:9 万株·hm-2(D1)、12 万株·hm-2(D2)、15 万株·hm-2(D3)、18 万株·hm-2(D4)、21 万株·hm-2(D5)、24 万株·hm-2(D6),采用一膜四行(66+10)cm 种植模式,使用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与株式图采集系统,比较不同密度处理对棉花群体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截获率、棉铃空间分布差异以及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密度处理棉花PAR 截获率均表现为双峰曲线,且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动态变化.在吐絮期,PAR 截获率随密度增加而下降,此时D4 处理PAR 截获率合理,D6 密度过大PAR 截获率较低.棉株成铃受PAR 截获率影响,随密度增加,成铃在水平方向上向棉株内侧集中(内围铃比例增加),在竖直方向上向棉株中上部集中.D4 处理的籽棉单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D1(9 万株·hm-2)处理的单株优势明显,单株结铃数较高;D4(18 万株·hm-2)处理的群体优势明显,群体光能利用与成铃结构合理,籽棉产量最高.综上,在新疆阿拉尔地区中棉 113 的最适宜种植密度为 18 万株·hm-2 左右.

杨泽、陈国栋、熊世武、杨北方、马云珍、焦亚辉、董祯林、李亚兵、吴全忠

展开 >

塔里木大学农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河南 安阳 455000

棉花 密度 中棉113 新疆阿拉尔 光合有效辐射 成铃结构 空间分布 产量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1610162022055

2024

中国棉花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中国棉花

CSTPCD
影响因子:0.768
ISSN:1000-632X
年,卷(期):2024.51(6)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