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西医结合治疗热毒型脓毒症44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热毒型脓毒症44例临床观察

扫码查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热毒型脓毒症患者炎性反应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按2012年SSC国际脓毒症指南方案治疗,同时应用物理降温方式将患者体温控制在33~35℃;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滴血必净注射液.评估治疗前及治疗5d后两组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并检测纤维蛋白原(Fbg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 (IL-10)水平,统计两组ICU住院时间和28 d死亡率.结果:两组血清TNF-α、IL-6和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观察组各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PTT较治疗前及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OFA评分和APACHEII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两组的ICU住院时间和28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联合控温措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可调节脓毒症热毒型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从而起到保护器官功能的作用.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Efficacy of the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Heat Toxin Type)

张云海、邓梦华、马明远

展开 >

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佛山528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 亚低温治疗 脓毒症 凝血功能 炎症反应

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东省中药管理局科研立项

20131058

202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影响因子:0.594
ISSN:1007-8517
年,卷(期):2021.30(7)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