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炒制温度及时间对黄芩主要成分含量的分析

炒制温度及时间对黄芩主要成分含量的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黄芩炒制过程中,加热时间与温度对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建立炒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岛津InertSustain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柱温为30℃.并采用上述方法比较不同炒制温度与时间对4个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黄芩炒制后,黄芩苷、汉黄芩苷的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单体加热温度升到120℃时,黄芩苷、汉黄芩苷发生苷键断裂,逐渐转化为相应的黄芩素、汉黄芩素;升到180℃时,出现炭化,黄芩苷、汉黄芩苷未检出,而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也随之下降.结论:在炒黄芩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是复杂的,除了苷键裂解外,还有可能存在其他复杂反应,应严格控制加热的温度和时间及自身稳定性等因素影响,以保证炒黄芩药效,为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Analysis on Content Rule of Main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s in Stir-fry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of Scutellariae Radix

汤泮泮、叶兴蓉、夏伟军、段媛昌、丁茜、冯莉萍、梅双喜、杨增明、崔涛、王京昆、董汛

展开 >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 云南省中药和民族药新药创制企业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1000

黄芩 炒制 含量测定 温度和时间

云南省中药饮片产业发展专项(2019)

2019-YG-010

202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影响因子:0.594
ISSN:1007-8517
年,卷(期):2022.31(8)
  • 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