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青岛市2016-2021年异尖线虫病监测情况,为人群防控异尖线虫病提供参考.方法 2016-2021 年分别选取青岛市拥有海岸线的黄岛区、崂山区、城阳区、即墨区、市北区和西海岸新区的沿海码头,采集刚捕捞的鲜活海鱼检测异尖线虫,依据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监测方案,按照SN/T 1509-2005《异尖线虫病诊断规程》对海产品中异尖线虫进行检测.通过人群问卷调查居民异尖线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在哨点医院统计异尖线虫病检测阳性情况.结果 2016-2021 年青岛市上述各区海鱼中异尖线虫Ⅲ期幼虫总鱼种感染率为 74.2%(66/89);感染强度为 22.5 条/尾(7 018/312),以 2021 年西海岸新区感染强度最高[34.8 条/尾(2 439/70)].检出部位主要在内脏[99.5%(6 985/7 018)],肌肉仅占 0.5%(33/7 018).问卷结果显示,2016 年黄岛区调查对象均未听说过异尖线虫病.2017-2021 年听说过异尖线虫病占比最高的也不到 40%,两次调查的知晓率还不到 10%,生吃、半生吃海水鱼的百分率有升高趋势,依然存在生熟砧板不分开的情况.哨点医院未检出异尖线虫感染者.结论 青岛海域海鱼中异尖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较高,居民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加上青岛市与日本、韩国临近,受两国"食生鱼"的饮食文化的影响,当地感染异尖线虫病的风险与日俱增.因此,需加大人群健康饮食宣传力度,提高居民意识,降低异尖线虫病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