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扫码查看
在不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形势下,通过农机农艺融合,探索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高光效群体形成及产量的影响,提高小麦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本试验以本地主推半冬性品种瑞华麦549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不同耕作方式的处理,考察不同处理的小麦越冬前、返青期苗情长势及群体动态,成熟期茎秆特性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深翻耕28 cm以上+稻秸秆粉碎还田+机条播处理较常规的浅旋耕10~12 cm+稻秸秆直接还田+机条播处理,能创造出良好的出苗土壤环境基础,提高播种质量,显著提升了小麦产量.增产的原因体现在深翻耕28 cm以上+稻秸秆粉碎还田+机条播处理增强了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实现亩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因素的协调提升,增幅分别为6.58%、15.97%和1.48%,实收亩平均产量579.44 kg,对比常规耕作方式提高了21.11%.综合来看,本地区采用深翻耕+秸秆粉碎还田+机条播的种植模式能延缓小麦功能叶片衰老,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实现产量提升.

周辉、李晖辉、周莉、张雁生

展开 >

上海海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上海 224153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江苏宿迁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埠子镇农村工作局 江苏宿迁 223800

小麦 耕作方式 干物质积累 产量

2024

中国农技推广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中国农技推广

影响因子:0.222
ISSN:1002-381X
年,卷(期):202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