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江苏省半糯型粳稻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

江苏省半糯型粳稻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近两年江苏省选育了大量的半糯型粳稻品种.不同半糯型粳稻品种间的食味品质及稻米理化特性仍存在较大差异.探究影响半糯粳稻食味品质形成的原因,将为优良食味水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9年参加江苏省优良食味稻米评比的39个半糯型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蒸煮食味、外观、理化、RVA谱特征值等24个品质相关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食味值组别间各性状指标的差异及与食味品质之间相关性.[结果]依据食味值高低将其分为高食味值(>80)、中食味值(70~80)和低食味值(<70)三组.与低食味值组相比,高食味值组品种具有较低的垩白粒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和米饭硬度,较好的透明度,较高的胶稠度、米饭外观和黏度值.统计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成糊温度、RVA谱特征值在三组间差异均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米饭食味值与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成糊温度、透明度及垩白性状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高食味值组中各性状与食味值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中、低食味值组中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值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稻米外观和理化品质对半糯型粳稻食味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在半糯型粳稻中食味值较高的品种往往具有更好的外观品质、较高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较低的蛋白质含量,因此在半糯型水稻育种过程中应重视这些指标的辅助选择.
Differences in Eating and Cooking Quality Traits of Semi-waxy japonica Rice Cultivars in Jiangsu Province

田铮、赵春芳、张亚东、赵庆勇、朱镇、赵凌、陈涛、姚姝、周丽慧、梁文化、路凯、王才林、张红生

展开 >

南京农业大学 农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95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 南京 210014

水稻 蒸煮食味品质 外观品质 理化性质 RVA谱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资助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江苏省种业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CARS-01-62CX[20]2002BE2019343PZCZ201703

2021

中国水稻科学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中国水稻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775
ISSN:1001-7216
年,卷(期):2021.35(3)
  • 10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