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稻粒重粒形QTL的定位及qTGW1.2/qGL1.2的验证

水稻粒重粒形QTL的定位及qTGW1.2/qGL1.2的验证

扫码查看
[目的]粒重粒形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均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开展水稻粒重粒形QTL的初步定位,并对新鉴定的第1染色体长臂qTGW1.2/qGL1.2区间进行验证,旨在进一步揭示水稻粒重粒形的遗传调控机制.[方法]以大粒的FM9为父本,小粒的EFT为母本,配组衍生遗传群体,先后获得包含277个株系的F2:3群体和211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测定千粒重、粒长和粒宽,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初定位;针对新鉴定的qTGW1.2/qGL1.2区间,筛选2个剩余杂合体单株,自交衍生分离群体,开展QTL效应验证.[结果]初定位分析共检测到35个调控千粒重、粒长和粒宽的QTL,其中,11个能同时在两个群体中被检测到,18个仅在F2:3群体中被检测到,6个仅在RIL群体中被检测到;应用两个剩余杂合体衍生的两套分离群体验证了新鉴定的qTGW1.2/qGL1.2区间对千粒重和粒长的效应,并观察到颖壳细胞长度的显著变化.通过qPCR分析,观察到与细胞周期、生长素代谢和粒形相关基因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初步定位的35个QTL以及验证的qTGW1.2/qGL1.2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水稻粒重粒形的遗传控制基础,也为后续的基因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QTL Analysis for Grain Weight and Shape and Validation of qTGW1.2/qGL1.2

杜成兴、张华丽、戴冬青、吴明月、梁敏敏、陈俊宇、马良勇

展开 >

中国水稻研究所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杭州 310006

水稻 粒重 粒形 QTL 剩余杂合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浙江省农业(粮食)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

317013982014AA10A604-152016C02050-42016YFD0101104

2021

中国水稻科学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中国水稻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775
ISSN:1001-7216
年,卷(期):2021.35(4)
  • 2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