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河东霍水流域内,佛寺和水利工程的营建提示了当地水资源的紧张状况,也揭示了佛教在水资源保护中的作用.大历年间赵城县广胜寺的重建,是地方父老伸张利益诉求的结果.因中央赐额而刻石纪念的活动,表面是彰显官方权威,实际目的则在于通过佛寺的建立和官方背景的加持,达成水利资源控制.民田与寺田交错分布、共用水源的现实状况,是地方百姓和僧众合作保护、控制水源的基础.佛寺不断融合吸收地方祠神信仰、扩大信众基础,以信仰强化方式实现水源保护.官方权威在水权调配中具有重要象征意义,但地方分水方式体现了因地制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