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政策如何施行,对清代社会经济特别是沿海贸易的发展变化产生直接而显著的影响.清代初期实施严厉的海禁政策,沿海贸易一度几近禁绝.康熙开海后,社会经济复苏,沿海贸易得到初步发展.时至清代,豆已兼具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双重属性,在经济社会生产中具有更突出的地位和更广大的需求.豆在山东、奉天等地广泛种植,但豆货的海运贸易在开海后仍受严格限制.乾隆以后,在官民的不断呼吁下,豆禁才一步步解除.豆货是清代沿海贸易中最主要的北方商品,豆禁的解除有力推动了沿海贸易尤其北洋贸易的发展,使其迎来开埠前发展的最繁荣阶段.这种发展繁荣不但表现在沿海贸易中商品、商船数量增长上,也体现在海关关税、沿海城镇的变化中.本文考察了清代前中期豆货政策的调整变化与沿海贸易间的关系,对其形成若干基本认识:清政府能够依据社会实际需求的变化调整其政策;政策往往不能一体适用、全面推广,而是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情况予以不断调整;沿海贸易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推动了清政府政策的变化调整,而政策的变化调整则直接影响了沿海贸易乃至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