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孔子的诠释自觉及其历史影响

孔子的诠释自觉及其历史影响

扫码查看
在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中,诠释活动主要是一种"学以成人"的活动.对诠释活动的这种理解源于孔子提出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为学"观,即主张一个人要成为"君子",就必须通过"为学",尤其是"读书""学文",来效仿圣贤君子的所作所为,并对其"德"与"道"加以深刻理解与把握("思"与"觉").由此,诠释活动便成为"学为君子"不可或缺的活动.这种"为学"观实是基于"人"的自觉而达到"学"的自觉,又由"学"的自觉而达到今天所谓诠释活动的自觉,包括对诠释活动的本质、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具体操作的自觉.现代西方的哲学诠释学与孔子的诠释自觉颇有相通之处,但后者包含了一种更为本源的洞见.正是基于孔子的诠释自觉,我国的经典诠释才作为一种连续不断的传统日渐形成,我国的经典诠释传统也主要依据"为学之道"来确定其基本观念、反思路径与问题意识.这为我们建构当代"中国诠释学"提供了重要启示.

李清良

展开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哲学系(长沙410082)

孔子 诠释自觉 诠释活动 "为学"观 "学文"

2023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5.644
ISSN:1002-4921
年,卷(期):2023.(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