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超旱生植物红砂与珍珠光合生理生态日变化特征初探

超旱生植物红砂与珍珠光合生理生态日变化特征初探

扫码查看
超旱生植物红砂与珍珠长期生活在严酷的生境中,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生态适应性.在自然条件下研究了两种超旱生植物的光合生理生态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砂和珍珠光合作用受环境变化影响明显,具有一定的可塑性:①在土壤含水量(SWC)、光、温、湿等条件较好的8月22日,两植物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日变化呈不明显双峰型.Pn红砂高于珍珠,日平均分别为(7.74±0.79)μmol·m-2·s-1 和(5.64±0.75)μmol·m-2·s-1;Tr也是红砂高于珍珠,日平均分别为(24.38±3.07)mmol·m-2·s-1和(15.41±2.01)mmol·m-2·s-1;水分利用效率(WUE)则相反,日平均珍珠大于红砂,分别为0.35 μmol·mmol-1和0.31 μmol·mmol-1.②在SWC、光、温、湿等条件较差的9月28日两植物Pn、Tr日变化呈单峰型,且值明显小于8月22日,而WUE则高于8月22日.通过对两种超旱生植物小枝水势、叶片气孔导度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生理特性变化的分析,得出两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气孔和非气孔等多种环境及自身因子的影响.
Preliminary Studies on Diurnal Variances of Physio-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synthesis of Two Extreme Xerophytes--Reaumuria soongorica and Salsola passerina

贾荣亮、周海燕、谭会娟、樊恒文、张志山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超旱生植物 红砂 珍珠 光合日变化 生理生态特征

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研究发展基金国家"火炬计划"

90202015G20000487042004BA901A15

2006

中国沙漠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沙漠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04
ISSN:1000-694X
年,卷(期):2006.26(4)
  • 43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