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以鄂尔多斯市为例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以鄂尔多斯市为例

扫码查看
农牧交错带在我国区域生态安全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选择鄂尔多斯市作为研究区域,基于1988年和2000年自然和社会经济数据,通过对景观动态变化及生态脆弱性驱动因素的分析,确定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脆弱性评价模型,在GIS和SPSS软件支持下,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鄂尔多斯大部分地区处于高度脆弱区和中度脆弱区,抵御外界干扰能力较差.生态脆弱性指数的空间分布有从东北、西部向中部逐渐增加的态势,生态脆弱性指数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比较频繁的城市区域、生态本底较为脆弱的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的西部地区.2000年与1988年相比,高度脆弱区分布范围有明显扩大、且连片趋势.其中,东胜区生态质量有所好转,准格尔旗没有较大变化,其他各旗都呈现恶化趋势,尤其以伊金霍洛旗为最.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the Farming-Pastoral Transitional Zone in Northern China:A case study of Ordos City

蒙吉军、张彦儒、周平

展开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三江学院旅游学院,江苏,南京,210012

农牧交错带 生态脆弱性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鄂尔多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408710482006BAD20B07

2010

中国沙漠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沙漠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04
ISSN:1000-694X
年,卷(期):2010.30(4)
  • 50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