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61—2009年中国区域干旱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

1961—2009年中国区域干旱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

扫码查看
利用1961—2009年中国589个气象站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小波变换及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年标准化干旱指数的空间异常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中国前10个主要干旱异常区为:河套-华北、长江中下游、华南地区、东北大部、陕西南部-青海东部、滇黔-广西丘陵地区、新疆北部、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辽东及山东-河南东北部。有7个区域呈现干旱化趋势,其中干旱化最明显的区域为滇黔-广西丘陵地区,其次为河套-华北地区。新疆北部、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呈现变湿趋势,其中变湿最显著的区域为新疆北部。选择变干和变湿最典型的区域进行突变分析。滇黔-广西丘陵区突变发生在1980年前后,新疆北部突变点也出现在1980年前后。小波能量谱显示,中国区域干旱化变化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2~4a左右的时间尺度的周期振荡最显著。小波谱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干旱化主要存在3a左右的显著主周期,其中陕西南部-青海东部还存在显著8a和22a主周期。

刘晓云、李栋梁、王劲松

展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酒泉市气象局,甘肃酒泉7850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

干旱 时空变化 EOF/REOF分析 小波分析 中国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科研项目

GYHY201006023KYS2011BSKY01

2012

中国沙漠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沙漠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04
ISSN:1000-694X
年,卷(期):2012.32(2)
  • 55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