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鄂尔多斯荒漠灌丛生态系统碳密度

西鄂尔多斯荒漠灌丛生态系统碳密度

扫码查看
为了估算西鄂尔多斯天然荒漠灌丛生态系统碳密度并揭示碳储量在不同层片(灌丛植株、草本层、枯落物层及土壤层)、器官间的分配规律,以该区5种优势荒漠灌丛(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golicus、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半日花Helianthemum songaricum和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群落为对象,测定了5种灌丛生态系统碳密度.结果表明:西鄂尔多斯5种荒漠灌丛生态系统碳密度40.28~55.51 t·hm-2,其中土壤层碳密度占绝对优势(97.15%~98.51%),为39.40~54.48 t·hm-2,且在0~50 cm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植被层生物量密度垂直分布格局表现为灌丛层>草本层>枯落物层,灌丛层碳密度空间上表现为距离黄河越近碳密度越大(沙冬青和半日花灌丛生物量碳分别占各自植被层生物量密度的92.16%和62.42%),而草本层碳密度表现出与之相反的规律;草本层根系生物量碳也是灌丛生态系统碳重要组成部分,碳密度8.41~38.29 g·m-2,占植被层碳密度的5.36%~45.18%;除红砂灌丛外,灌丛草本层地下部分碳密度显著高于地上部分(P<0.05);灌丛个体碳储量分布表现为枝条>根系>叶片,粗枝和粗根是单株灌丛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且在灌丛种间差异显著(P<0.05),根系生物量碳占植被层碳储量的20.00%~33.53%,叶片生物量碳占总植被层碳储量的2.02%~24.54%.
Carbon Density in Dominant Desert Shrub Species Ecosystem in West Ordos Region

党晓宏、高永、蒙仲举、高君亮、丁延龙、王祯仪

展开 >

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中央与地方共建风沙物理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内蒙古杭锦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内蒙古鄂尔多斯01740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内蒙古巴彦淖尔015200

荒漠灌丛 碳密度 生态系统 碳汇 鄂尔多斯

引进国外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2015-4-222015MS0301

2018

中国沙漠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沙漠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04
ISSN:1000-694X
年,卷(期):2018.38(2)
  • 3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