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南部植被线形沙丘内部构造及发育模式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南部植被线形沙丘内部构造及发育模式

扫码查看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应用探地雷达(GPR)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南部植被线形沙丘内部构造进行探测,获取了沙丘内部构造的雷达相图像信息,结合区域自然地理和沙丘形态特征分析,初步探讨植被线形沙丘内部构造的演化模式.结果表明:(1)GPR探测揭示了沙丘地表以下3-5 m深度的浅层构造信息,可识别沙丘中上部和丘顶部位的高倾角、上凸形和楔状交错层理、沙丘中下部和丘间地的低倾角-近水平层理构造,反映了沙丘上部风沙蚀积活动较强烈,而两翼中下部和丘间地以风沙加积为主.(2)从沙漠边缘到沙漠中心,植被线形沙丘浅层沉积构造组合由两坡不对称分布向对称分布变化,沙丘横剖面形态亦由两坡不对称向对称形态同步变化,但未发现沙丘侧向迁移的沉积构造证据.(3)依据不同规模沙丘内部构造变化序列,可将植被线形沙丘演化划分为灌丛沙丘、风影灌丛沙丘、垄状沙链、植被线形沙丘等4个发育阶段.随着叠置灌丛沙丘不断合并融入,线形沙丘宽度和高度持续增大,沙丘顶部风沙活动性增强,高倾角、上凸形、楔状交错层理增多.(4)在沙丘表层3-5 m以下块状层理以及GPR探测信号衰减、图像分辨率变差的成因,应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验证.此外,系统阐明研究区植被线形沙丘演化过程,尚需补充更多GPR探测资料并开展年代学研究.
Preliminary study on sedimentary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vegetated linear dune in the southeastern Gurbantunggut Desert

解锡豪、李志忠、靳建辉、刘瑞、邹晓君、马运强

展开 >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7

探地雷达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植被线形沙丘 沉积构造 发育模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

42071011

2022

中国沙漠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沙漠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04
ISSN:1000-694X
年,卷(期):2022.42(3)
  • 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