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苯并噻二唑处理提高低温贮藏期间马铃薯块茎抗病性及机制分析

苯并噻二唑处理提高低温贮藏期间马铃薯块茎抗病性及机制分析

扫码查看
以‘陇薯10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苯并噻二唑(benzothiadiazol,BTH采后喷施处理对低温贮藏期间马铃薯块茎干腐病及细菌性软腐病的影响,并分析处理对块茎抗病性相关酶活力、总酚及木质素的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BTH处理后,块茎在长期低温贮藏过程中干腐病及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程度均降低,在贮藏后第180天,25ppm和200ppm BTH处理组块茎干腐病的发病率分别较同期对照组降低了51.87%和24.72%,干腐病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69.55%和57.66%,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了74.65%和34.30%,细菌性软腐病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85.33%和54.72%.BTH处理能增加块茎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力,提高总酚和木质素的含量水平,其中,25ppm的BTH处理效果最好.BTH处理诱导马铃薯块茎提高了其在低温贮藏期间的抗病性.
Resistance of Potato tubers to Disease Induced by BTH and Its Mechanism during storage at low temperature

朱艳、陈富、李生娥、葛向珍、刘耀娜

展开 >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甘肃兰州30070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杭州130018

苯并噻二唑 马铃薯 诱导抗病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甘肃农业大学‘伏羲人才’项目

31760473CARS-09-P14FXYC20130110

2018

中国食品工业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中国食品工业

影响因子:0.023
ISSN:1006-6195
年,卷(期):2018.(6)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