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功能变化。方法:符合ALI/ARDS入选标准患者40例(肺损伤组),无肺损伤组患者40例,观察两组肺功能。结果:两组病例进行肺功能监测(入选时记录呼吸机设定及监测窗显示的肺功参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并进行比较,两组观察内容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急性肺损伤患者机械通气的参数明显增高,肺功能显著下降,需要相对高的通气参数和相对长时间的呼吸支持,根据肺功能变化,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来保证肺的通气和氧合。

黄晗、赵二要

展开 >

450000,河南郑州市儿童医院

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功能变化 临床研究

2013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ISSN:1007-614X
年,卷(期):2013.15(1)
  • 2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