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持续肛管冲洗引流术在乙状结肠手术中、手术后的应用

持续肛管冲洗引流术在乙状结肠手术中、手术后的应用

扫码查看
目的:统计探讨及诊治乙状结肠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适宜的外科治疗的方法及预后。方法:收治乙状结肠疾病患者9例,对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即一次性切除吻合+肛管冲洗引流)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一次性切除并持续肛管冲洗引流9例,男5例,女4例,年龄50~88岁,平均68。3岁。因肿瘤广范转移,故行故息性造瘘术2例(23%),腹腔及伤口感染1例(13%),手术死亡率0。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对乙状结肠疾病的早期诊断而言,均达不到早期普查及治疗,通常因急性肠梗阻入院就诊,常有肿瘤广范转移及肠坏死出现,传统乙壮结肠造瘘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及手术后并发症,结肠造瘘术是指手术中将乙壮结肠梗阻部切除,远端闭锁,近端造瘘于左腹壁,因结肠及乙壮结肠血运差、蠕动弱,手术后肠腔张力增强,手术成功率低,故行结肠造瘘术,这样来常需二次手术吻合,患者因排便口在腹壁,在生活上带来不便,二次手术医疗费用增加等因素,本组常采用一次性瘤体切除吻合+肛管持续冲洗引流均得到满意的效果,合理的手术治疗是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及预后的主要因素。

刘明忠、马富贵

展开 >

741200,甘肃甘谷县人民医院

结肠 乙状结肠 肛管冲洗引流 肠梗阻

2013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ISSN:1007-614X
年,卷(期):2013.15(6)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