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因素以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2016年8月-2019年8月收治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6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汇总观察组患者感染部位,分析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比较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发生感染危险事件15例,发生率为25%。并发症、侵入性操作、心功能分级、抗菌药物及抑酸剂的使用与感染发生有关;两组上述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感染危险因素,治疗过程中需有效利用抗菌药物,避免或减少侵入性操作,有效减少患者康复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