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超声引导下前锯肌肋间神经阻滞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肋间神经阻滞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肋间神经阻滞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月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患者术前常规禁饮4 h,禁食6 h,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麻醉诱导:面罩吸氧后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1。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维持:静脉泵入丙泊酚2 mg/(kg·h)、瑞芬太尼0。2μg/(kg·min),吸入0。8MAC七氟醚,间断给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手术结束缝皮前开启静脉自控镇痛(PCIA),PCIA配方:舒芬太尼1μg/mL加甲氧氯普胺1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背景剂量2 mL/h,单次自控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行术侧前锯肌神经阻滞操作: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超声探头线性频率为10~13 MHz,定位于术侧第4~9肋间水平获取清晰的背阔肌、前锯肌图像。应用22G神经阻滞针行相应手术区域平面内穿刺进针,超声实时引导下确认针尖到达前锯肌间隙,回抽无血无气后注射0。375%罗哌卡因20~30 mL进行阻滞,在相应手术区域行肋间神经阻滞推注0。375%罗哌卡因5~10 mL。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自控镇痛按压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苏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恢复质量评分(QoR-40)明显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前锯肌肋间神经阻滞在胸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guided serratus anterior intercostal nerve block in thoracic surgery

尹大海、张建斌、朱光桥、葛文宁

展开 >

671000 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云南 大理

超声引导 前锯肌 肋间神经阻滞 胸外科

2020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社区医师

影响因子:0.504
ISSN:1007-614X
年,卷(期):2020.36(23)
  •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