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效果研究
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目的:探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诊断过程中选用CT检测方法和核磁共振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7月-2020年1月收治腔隙性脑梗死患者30例,均接受CT和核磁共振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情况。结果:核磁共振病灶总体检出率高于CT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检测方法对小脑、脑干、丘脑、基底节、枕叶、顶叶、额叶、颞叶位置病灶检出情况多于CT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腔隙性脑梗死采用核磁共振检测方法得到的诊断结果准确性优于CT检测。
外文标题:
Study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T an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lacunar infarction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唐飞
展开 >
作者单位:
425000 永州市中医医院,湖南永州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CT
核磁共振
出版年:
2020
DOI:
10.3969/j.issn.1007-614x.2020.27.027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社区医师
影响因子:
0.504
ISSN:
1007-614X
年,卷(期):
2020.
36
(27)
被引量
3
参考文献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