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81-2012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1981-2012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扫码查看
植被覆盖度是反映植被覆盖状况最直接的指标。基于1981—2012年的MODIS影像,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分析了黄土高原各省区、典型流域及土壤侵蚀类型区生长季(5—10月)的植被覆盖度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81—2012年期间,黄土高原生长季植被覆盖度由31%增加到50%,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各区域增长幅度不同。2001年之前,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平均为36%,年际间以小幅波动为主;之后,该区生长季年平均植被覆盖度为41%,年际间呈显著增加趋势。按省区,河南省植被覆盖度增幅最大,陕西省次之,内蒙古、宁夏增幅不明显且覆盖度在20%左右波动。按典型流域,延河流域增幅最大,窟野河流域增幅最小。按土壤侵蚀类型,水力侵蚀区植被覆盖度增长较快,风力侵蚀区则变化不明显。按植被覆盖度构成,低覆盖度面积比例减少,高覆盖度面积比例增加,其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度增加趋势最为明显,植被恢复成效显著。

高健健、穆兴民、孙文义

展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时空变化 黄土高原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KZZD-EW-04-0341271295

2016

中国水土保持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中国水土保持

影响因子:0.48
ISSN:1000-0941
年,卷(期):2016.(7)
  • 2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