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数字社会中的道德空间:图景、拆解与重构
数字社会中的道德空间:图景、拆解与重构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数字社会中技术操纵道德主体的负面倾向渐显,个体主观性层面通过感受到的责任意识建构出的道德空间呈现为碎片化的图景.究其原因,数字社会中以程序理性、微型理性以及工具理性为表现形式的技术理性,通过限制个体道德本真情感生发、否定人际关联的道德意义直至形成普遍化的道德漠视三个维度对道德空间进行着拆解.对数字社会中的道德空间进行重构需要沿循自我至他者并通过交互关系引向集体选择的方向拓展边界,在自觉体认与行动践履道德责任以构建道德自我的基础上,经由人与技术共生共在之关系的再建,倡导道德与技术相向而行的集体道德行动.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杨慧、王艺霏
展开 >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社会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关键词:
数字社会
道德空间
碎片化图景
技术理性
集体道德行动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编号:
23&ZD173
出版年:
20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1.1
ISSN:
1006-6470
年,卷(期):
2024.
(1)
参考文献量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