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多发性骨髓瘤初治时免疫麻痹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价值

多发性骨髓瘤初治时免疫麻痹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价值

扫码查看
目的 评估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初治时免疫麻痹的预后价值.方法 以174例含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新药为诱导方案的MM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初治时未受累免疫球蛋白(Igs)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51例(86.7%)在初治时出现了一种或多种未受累Igs的抑制.初治时免疫麻痹患者肿瘤负荷较高、血红蛋白偏低,国际分期系统Ⅰ期和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Ⅰ期患者免疫麻痹的概率较低.初治时免疫麻痹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S)短于其他患者(PFS:24.7个月vs73.0个月,P=0.001;OS:58.3个月vs未达到,P=0.013).诱导治疗后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延长了初治时免疫麻痹患者的PFS和OS(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免疫麻痹和诱导后序贯ASCT是MM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即使在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新药治疗的时代,初治时免疫麻痹可能仍是MM患者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这组患者需要尽早接受ASCT等治疗策略来改善预后.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immunoparesis in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Multiple myelomaImmunoparesisImmunoglobulinPrognosis

陈颖、林丽、曹俊杰、李纪鹏

展开 >

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浙江315040

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麻痹 免疫球蛋白 预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

818724332021J018

2023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影响因子:0.771
ISSN:1004-8685
年,卷(期):2023.33(10)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