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症的PSG及BDNF监测分析

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症的PSG及BDNF监测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考察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7月60例抑郁症患者,入组第2天开始接受艾司西酞普兰片抗抑郁治疗:每天早餐后服用1次,10 mg·d-1;2周后统一加量至20 mg·d-1.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PSG相关指标包括睡眠进程、睡眠结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指标,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DNF表达水平.结果 各病例治疗后睡眠潜伏期及其觉醒时间变短、觉醒次数变少、睡眠效率提高,觉睡比升高(P<0.05);但治疗前后,各病例的总睡眠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睡眠结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S1、S2百分比降低(P<0.05),SWS百分比升高(P<0.05);而REM百分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REM睡眠指标与治疗前比较,REM睡眠时间增加、REM睡眠潜伏期降低、REM活动度缩短、REM强度变弱、REM密度减小、REM睡眠出现次数增加(P<0.05).与治疗前比较,各病例治疗后BDNF平均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经过艾司西酞普兰片抗抑郁治疗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且BDNF平均表达水平提升.
Monitoring Analysis of PSG and BNDF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Treated with Escitalopram

陈军良、田利萍、赵世苗、凌迎春、冯彩琴、贾玉柱

展开 >

浙江省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浙江绍兴312000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放射科,杭州310012

抑郁症 失眠障碍 艾司西酞普兰片 多导睡眠图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

2018KY849

2021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药学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77
ISSN:1007-7693
年,卷(期):2021.38(20)
  • 4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