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芪-当归"药对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芪-当归"药对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黄芪-当归"药对抗肾纤维化(renal fibrosis,RF)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检索并筛选"黄芪-当归"药对的潜在活性成分,结合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潜在活性成分所对应的作用靶点,并与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获得的RF相关靶点进行映射,获得"黄芪-当归"药对抗RF的潜在作用靶点,对得到的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和Hub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构建"药对-活性成分-核心靶点-通路"网络,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关键靶点和化合物的相互作用进行验证,系统阐释"黄芪-当归"药对抗RF的作用机制.结果 基于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共获得"黄芪-当归"药对60个潜在活性成分和763个作用靶点,通过与RF相关靶点进行映射,获得352个交集靶点.通过构建PPI网络并进一步筛选,获得"黄芪-当归"药对抗RF的30个核心靶点和9个Hub靶点,包括MMP9、IL6、EGFR、CASP3、MMP2等.核心靶点KEGG分析结果表明"黄芪-当归"药对可能通过TNF、ErbB、FoxO、MAPK、PI3K-Akt、HIF-1等与炎症、免疫相关的信号通路而发挥抗RF的作用.将关键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提示活性成分与靶点间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本研究初步明确了"黄芪-当归"药对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抗RF的复杂过程,为系统研究其抗RF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Study on the Anti-renal Fibrosis Mechanism of Astragali Radix and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周森、李侃、安海倩、刘明龙、王喆、刘天喜

展开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肾病科,兰州730000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730000

黄芪 当归 肾纤维化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

20JR5RA350

2023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药学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77
ISSN:1007-7693
年,卷(期):2023.40(2)
  • 1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