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太行鸡与隐性白羽鸡杂交后代羽色及SLC45A2和TYR基因变异分析

太行鸡与隐性白羽鸡杂交后代羽色及SLC45A2和TYR基因变异分析

扫码查看
为探究太行鸡与隐性白羽鸡杂交后代羽色及其与SLC45A2和TYR基因变异位点的相关性,本试验对太行鸡与隐性白羽鸡进行正反交,F1 代(山水羽、麻羽)横交固定产生F2 代,统计分析 2 个世代个体的羽色表型并利用PCR和DNA测序筛选SLC45A2基因变异位点,将经分子鉴定的 16 只银羽杂合子隐性白羽公鸡与金羽半合子太行母鸡进一步杂交验证,同时利用分子检测方法鉴定TYR基因隐性白羽变异位点基因型。结果显示,F1 代出现山水羽、麻羽和白羽,其中正交F1 代山水羽、麻羽个体比例分别为 79。0%和 15。7%,反交F1 代山水羽、麻羽个体比例分别为 15。8%和 77。3%,正、反交F1 代白羽个体比例分别为 5。2%和 6。8%。F2 代有色羽(山水羽、麻羽、深麻羽、芦花羽)与白羽鸡分离比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后代山水羽鸡SLC45A2基因第 4 外显子存在银羽突变位点c。1039C>A,麻羽鸡中未发现此变异。杂交验证后代山水羽鸡与麻羽鸡的比例接近为 1:1,实际结果与理论结果相一致。杂交后代白羽鸡TYR基因内含子 4 的 7。7 kb病毒插入突变分子检测基因型均为cc,有色羽鸡基因型为CC/Cc。结果表明太行鸡与隐性白羽鸡杂交后代羽色出现明显分化,反交组麻羽占比率相对正交组更高,银羽显性表现导致山水羽表型;白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研究结果为太行鸡肉用特定羽色的选育与不同羽色品系培育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李媛媛、刘华格、臧素敏、褚素乔、周帆、周荣艳

展开 >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北保定 071000

河北省太行鸡产业研究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石家庄畜牧工作站,河北石家庄 050000

赞皇县天然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

展开 >

隐性白羽鸡 太行鸡 杂交后代 羽色遗传 SLC45A2基因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鸡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创新团队蛋鸡肉鸡良繁体系与品种培育岗位项目太行鸡肉用配套系培育项目

21326303DHBCT2023210205211500028A

2024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中国畜牧杂志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04
ISSN:0258-7033
年,卷(期):2024.60(5)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