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配对模式白羽王鸽产蛋曲线拟合和对比分析

不同配对模式白羽王鸽产蛋曲线拟合和对比分析

扫码查看
为探索母鸽在不同配对模式下的产蛋率与产蛋量变化规律,以双母拼对和公母配对的白羽王鸽母鸽为研究对象,分析 6~19 月龄产蛋率和累计产蛋数,采用Wood、Yang-Ning、McMillan、McNally、Narushin-Takma和Adams-Bell 6 种模型对产蛋率进行拟合,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 种模型对累计产蛋数进行拟合,并对其估计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双母拼对鸽McNally、McMillan和Narushin-Takma模型拟合度(R2)较高,分别为 0。745、0。744 和 0。744;公母配对鸽McNally模型R2 最高,为 0。437。双母拼对鸽上笼后 3~8 个月为产蛋率高峰期,产蛋率最高峰为 65。13%,Yang-Ning模型R2 最高,为 62。42%,最接近实际值;公母配对鸽产蛋率最高为 94。50%,Yang-Ning模型R2 最高,为 84。16%。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模型的累计产蛋数曲线R2 都在 0。98 以上。与实际生产数据比较发现,McNally和Von Bertalanffy模型曲线拟合效果最佳,其中双母拼对鸽拐点产蛋量为 19。46 个,拐点月龄为 11。34;公母配对鸽拐点产蛋量为 17。75 个,拐点月龄为 12。38。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利用McNally和Von Bertalanffy模型对白羽王鸽产蛋率和累计产蛋数变化进行估计与预测,为白羽王鸽育种及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穆春宇、汤青萍、张蕊、卜柱、常玲玲、付胜勇、沈欣悦、杨明军、杨晓明

展开 >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江苏扬州 225125

河南天成鸽业有限公司,河南平顶山 214400

白羽王鸽 双母拼对 产蛋率 累计产蛋数 曲线拟合

河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农业良种联合攻关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

2211001102002022020202CX223042

2024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中国畜牧杂志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04
ISSN:0258-7033
年,卷(期):2024.60(6)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