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MC1R基因在白羽乌骨鸡和黑羽乌骨鸡肌肉和皮肤中的表达分析

MC1R基因在白羽乌骨鸡和黑羽乌骨鸡肌肉和皮肤中的表达分析

扫码查看
本试验旨在探明MC1R基因在白羽乌骨鸡和黑羽乌骨鸡黑色素沉积中的影响效应,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地方乌骨鸡提供理论依据。以白羽乌骨鸡(丝羽乌骨鸡、竹丝鸡)和黑羽余干乌骨鸡为研究对象,屠宰拔毛后立刻测定胸部皮肤、大腿部皮肤的亮度L*值,然后把测定过肤色的胸皮和大腿皮剪开,测定皮肤下面的胸肌、腿肌亮度L*值,获得胸肌、腿肌、胸皮和大腿皮乌色度的变化趋势,同时比较MC1R基因在 3 种乌骨鸡的 4 种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量。结果发现:2~17 周龄期间,随着周龄的增加,3 种乌骨鸡腿皮、胸皮、胸肌和腿肌L*值均呈增加趋势;2 周龄时MC1R在 3 种乌骨鸡胸肌、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随后表达量呈现下降趋势,而在 3 种乌骨鸡胸皮和腿皮中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不同;2 周龄时MC1R基因在黑羽余干乌骨鸡腿肌、胸皮和腿皮中的表达量显著大于 2 种白羽乌骨鸡;6 周龄时MC1R 基因在黑羽余干乌骨鸡腿肌和胸皮的表达量显著大于 2 种白羽乌骨鸡;10 周龄时MC1R 基因在黑羽余干乌骨鸡腿肌的表达量显著大于 2 种白羽乌骨鸡;10、12、17 周龄时MC1R在丝羽乌骨鸡腿皮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乌骨鸡;MC1R基因表达量与黑羽余干乌骨鸡肤色和肉色L*值不相关,而与白羽乌骨鸡腿肌L*值显著相关。结果提示,MC1R基因对白羽乌骨鸡和黑羽乌骨鸡黑色素沉积的影响效应不同,本研究为培育乌色度更高、不同羽色的乌骨鸡新品种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屠云洁、邹剑敏、姬改革、巨晓军、赵伟东、郑国庆、刘一帆、章明、单艳菊、唐燕飞、蒋华连、束婧婷

展开 >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家禽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 225125

泰和凤升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吉安 343700

广西富凤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24

乌骨鸡 MC1R 黑色素 基因表达 乌色度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扬州市现代农业项目江苏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CX212011-1YZ2021029JBGS[2021]107CARS-41JATS[2023]396

2024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中国畜牧杂志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04
ISSN:0258-7033
年,卷(期):2024.60(6)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