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种公猪精液性状的基因组学研究

种公猪精液性状的基因组学研究

扫码查看
本研究旨在探究公猪精液性状的遗传机制,挖掘影响公猪精液性状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重要候选基因,以期形成一款公猪育种芯片。基于2个公猪站大白、长白、杜洛克共 451 头公猪精液性状的基因型、表型和系谱数据,采用SAS 9。4 软件的混合线性模型对品种、场次、采精季节、采精月龄、采精频率等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法分析;利用DMU软件基于一步法全基因组最佳无偏预测(Single-step Genomic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SSGBLUP)模型,采用AIREML方法对精液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将基因组育种值(Genomic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GEBV)作为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反应变量,采用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场次-采精间隔、采精季节、采精月龄对公猪各精液性状均有显著影响;精液性状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精子密度与精子活力呈中等遗传正相关。通过生物学过程分析,确定PFKM、FLT1等 6 个基因是精液性状重要候选基因,精子主段、磷酸戊糖途径和HIF-1 通路是其最重要的 3 个条目或通路。本研究结果为种公猪站选育高繁殖力种公猪提供了有用信息,为揭示公猪精液性状的遗传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可用于精液性状的遗传改良,指导基因组育种。

朱冉冉、邢凯、刘华涛、马福平、丁向东、廉传江、杜长龙、刘剑锋、王楚端

展开 >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家畜)重点实验室,动物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 100193

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2206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2629

展开 >

公猪 精液性状 遗传参数 SNPs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

2024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中国畜牧杂志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04
ISSN:0258-7033
年,卷(期):2024.60(7)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