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广西巴马小型猪内脏器官生长发育及血清生化指标研究

广西巴马小型猪内脏器官生长发育及血清生化指标研究

扫码查看
本研究旨在分析广西巴马小型猪不同生长阶段内脏器官、肠道组织形态发育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为保护广西地方小型猪品种、医学动物模型的开发提供参考。实验猪由广西大学巴马小型猪繁育中心实验牧场培育,在0、30、60、90、120、180日龄时分别选择4头健康且体重相近的母猪进行屠宰,采集血液、心、肝、脾、肺、肾、空肠和回肠,测定不同日龄下广西巴马小型猪内脏器官的重量和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30、90、180 日龄的空肠、回肠肠绒毛长度、数量和小肠腺平均直径、数量。结果表明:在所测日龄内,广西巴马小型猪内脏器官的生长强度顺序依次为肝脏、肺脏、肾脏、心脏、脾脏,其相对生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脾脏、肝脏、肺脏、心脏、肾脏。90 日龄和 180 日龄广西巴马小型猪的空肠绒毛长度显著高于 30 日龄;180 日龄的空肠绒毛数量显著高于 30 日龄;180 日龄的空肠肠腺直径显著高于 90 日龄与 30 日龄;90 日龄空肠肠腺数量达到最高后下降,180 日龄的空肠肠腺数量显著低于 90 日龄。90 日龄和 180 日龄广西巴马小型猪的回肠绒毛长度显著高于 30 日龄;30 日龄的回肠绒毛数量显著高于 180 日龄;180 与 90 日龄的回肠肠腺直径显著高于30 日龄;随着日龄的增加,回肠肠腺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每个时期差异均不显著。本实验结果说明,广西巴马小型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与肾脏的生长速度在 0~30 日龄最大;广西巴马小型猪肝脏发育的基本结构单位肝小叶在 30 日龄左右时基本形成,其肝脏组织结构发育的稳定期推测可能在 210~240 日龄,由于样本有限,具体发育稳定期有待后续研究;随着日龄增长,广西巴马小型猪空肠、回肠的肠绒毛和肠腺发育不断完善,但是空肠肠绒毛与肠腺的生长发育比回肠更好,推测空肠是饲料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邓仲荣、奉玲丽、许迪、王钰滨、张坤、徐玉培、张志程、兰干球、梁晶

展开 >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广西畜禽繁育与疾病防控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4

广西巴马小型猪 内脏器官 肠道组织形态 生长发育 血清生化指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

81860150桂科AA17204029

2024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中国畜牧杂志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04
ISSN:0258-7033
年,卷(期):202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