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刑事诉讼法》修改"证据独立成编"的基本思路
《刑事诉讼法》修改"证据独立成编"的基本思路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是"实质法典化"以及"证据独立成编"的难得机遇.当前《刑事诉讼法》中"证据"一章相对单薄,而近年来颁布实施的一系列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已然在法律之外架构起了一套覆盖面更广的证据规则,这就需要"证据独立成编"吸收和清理"代为立法"的司法解释,并借助法典编章体例结构体现"以审判为中心".对此,需要在《刑事诉讼法》实质法典化进程中有效回应"证据独立成编"相关重点、难点问题,并审慎考量具体规则设计,尤其是在证据种类、证据规则以及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等关键内容上,应当秉持开放性立法的思维进路,力求在满足眼前之需的同时为长远之动态变化预留充足的法律续造和漏洞填补空间.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谢澍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修改
实质法典化
开放性立法
证据种类
证据规则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
项目编号:
出版年:
2024
中国刑事法杂志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1.993
ISSN:
1007-9017
年,卷(期):
2024.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