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江流域不同种植区气候因子对冬油菜产量的影响

长江流域不同种植区气候因子对冬油菜产量的影响

扫码查看
气象因子对长江流域油菜(Brassica napus L.)主产区影响很大.为明确长江流域影响油菜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基于长江流域259个气象站1961-2015年的气象数据及1437个田间试验冬油菜产量数据,分析5个不同区域(长江上游低海拔区、长江上游高海拔区、长江中游二熟区、长江中游三熟区和长江下游)冬油菜生育期内气候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产量数据分析不同种植区油菜产量的气候限制因子.结果 表明:长江流域冬油菜生育期内平均气温为13.2℃,≥0℃积温为3620℃,昼夜温差7.8℃,总日照时数984h,太阳辐射量为2631MJ·m-2.油菜生育期内热量资源呈现增加的趋势,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37℃,而昼夜温差每10年缩小0.21℃;而日照资源则逐年降低,每10年日照时数降低45h.油菜全生育期总降水量平均为680 mm,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长江流域气象因子与油菜产量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平均气温和≥0℃积温与产量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中长江中游二熟区生育前期(9月-11月)和长江中游三熟区生育后期(3月-5月)平均气温每增加0.1℃,油菜分别减产53和40 kg· hm-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菜增产,其中长江上游低海拔区后期昼夜温差每增加0.1℃,产量增幅为39 kg· hm-2;降水量与产量主要呈现负相关关系,尤其是后期降水量每增加10 mm,油菜减产约12~ 39 kg·hm-2.从整个生育期来看,长江上游(低海拔区、高海拔区)主要影响油菜产量的气象因子为昼夜温差、降水量和日照时数;长江中游二熟区主要受气温、积温、降水量和太阳辐射的影响;长江中游三熟区的限制因子为气温和积温;而长江下游则受到降水量、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的影响.
Climate impacts on yield of winter oilseed rape in different growth region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丛日环、张智、鲁剑巍

展开 >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

冬油菜 长江流域 昼夜温差 降雨量 日照时数 太阳辐射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2018YFD0200908CARS-122662017JC010

2019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96
ISSN:1007-9084
年,卷(期):2019.41(6)
  • 28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