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不同品种(系)的光合特性比较与聚类分析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不同品种(系)的光合特性比较与聚类分析

扫码查看
为发现高光效亲本,以野生大豆及其与栽培大豆的杂交后代品种(系)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田间条件下的光合特性,以评价杂交品系的育种潜力.所有试验材料于2017年同时种植于通辽市查金台牧场,小区种植,随机排列,土壤条件、环境条件和管理条件一致.在自然条件下测定15个材料的光合参数,并对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杂交后代及野生大豆光合参数都表现出显著差异.净光合速率与羧化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及蒸腾速率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和SPAD极显著负相关.筛选出5个划分光合能力的参数,分别为净光合效率(Pn)、羧化效率(CE)、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以5个光合参数对野生大豆及其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品种(品系)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3类,并建立3个判别能力高的判别模型.通过对光合特性的评价,选出10个光合特性较好品种(品系),包括600、9010、9004、0004、9006、0005、9002、9008、内农S002饲用大豆和9014,具有高净光合速率、低胞间CO2浓度、较高蒸腾速率、高羧化效率等特点.这些品种(品系)在产量及生物量表现也较好.
Comparison of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luster analysis in Glycine soja and strains from Glycine soja × Glycine max cross

索荣臻、王明玖、赵天启、王娜、刘雪骄、刘嘉伟

展开 >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野生大豆 栽培大豆 光合特性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草粮饲兼用型杂交野大豆新品种培育

2016YFC0500605YZGC2017010

2020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96
ISSN:1007-9084
年,卷(期):2020.42(2)
  • 11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