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河南省不同地区规模化兔场的球虫发病情况及不同药物对球虫的治疗效果,对河南省13个地级市的24个规模化兔场的疑似病兔进行了粪样采集,利用饱和食盐水浮集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并进行卵囊计数,使用磺胺氯吡嗪钠和妥曲珠利对球虫感染严重的肉兔进行治疗观察.结果表明:24个兔场中,有23个兔场检测出球虫,样品感染率为90%,发病率为44.3%.其中豫东地区发病率为25.0%,每克粪便囊数(OPG)值平均达1.15×104个;豫南地区发病率为27.3%,OPG值平均达2.45×104个;豫西地区发病率为28.6%,OPG值平均达0.47×104个;豫中地区发病率为55.6%,OPG值平均达2.27×104个;豫北地区感染强度最大,发病率高达61.1%,OPG值平均达1.45×106个.治疗结果显示,磺胺氯吡嗪钠组在治疗进行至第3天时OPG值已经下降到0.08×104个,在4~7 d的治疗中OPG值不再发生显著变化,但直至治疗结束仍可在粪便中检测到球虫.妥曲珠利组在治疗进行至第4天时粪便中未检测出球虫.调查结果显示,河南地区规模化兔场病兔中患球虫病的病兔多,发病情况严重,且多为混合感染,不同地区的感染情况存在差异.本次共检出9种艾美耳球虫,优势虫种为肠艾美耳球虫,斯氏艾美耳球虫和大型艾美耳球虫,占比分别为25.7%、21.3%、18.9%.在治疗时可以优先考虑使用妥曲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