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共载阿司匹林-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的研制与评价

共载阿司匹林-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的研制与评价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spirin and Esomeprazole Magnesium Co-loaded Enteric-coated Pellets

扫码查看
在前期分别制备阿司匹林和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的基础上,本试验设计了共载阿司匹林-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首先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含阿司匹林的丸芯,然后用流化床底喷包衣法,依次包隔离层Ⅰ、埃索美拉唑镁、隔离层Ⅱ和肠溶衣层,最终制得共载阿司匹林-埃索美拉唑镁的肠溶微丸.体外释放结果表明,该微丸中2种药物在0.1 mol/L盐酸中2h内的累积释放率小于5%;随后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15 min内阿司匹林和埃索美拉唑镁的累积释放率为(5.9±1.1)%和(78.5±1.4)%,60 min时为(77.4±3.3)%和(83.5±1.9)%.大鼠体内药动学结果表明,埃索美拉唑镁和阿司匹林的代谢产物水杨酸的tmax、AUC0→∞、cmax、MRT0 →∞分别为(1.50±0.00)和(3.50±0.50)h、(15.73±2.50)和(1 158.39±73.73)mg·L-1·h、(2.89±0.09)和(75.13±2.14) mg/L、(8.30±1.30)和(11.68±0.60)h.本试验所得共载药微丸中埃索美拉唑镁在pH 6.8介质中能快速释药,阿司匹林则经一定时滞后再释放,有利于发挥两药协同作用,减轻阿司匹林长期应用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黄英豪、张杰、隋继英、黄桂华

展开 >

山东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250012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00

阿司匹林 埃索美拉唑镁 水杨酸 共载药微丸 肠溶微丸 体外释放 药物动力学

2020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EI
影响因子:0.487
ISSN:1001-8255
年,卷(期):2020.51(3)
  •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