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福建省新育成夏大豆品种鉴定分析

福建省新育成夏大豆品种鉴定分析

扫码查看
以福建省传统地方品种绿斜(CK1)与新审定品种华夏10号(CK2)为对照,在晋江、荔城、建阳、福清、漳平、清流、尤溪7个试验点对福建省新育成的7个夏大豆品种进行产量、抗逆性及品质等性状鉴定,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良夏大豆品种供生产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在7个参试品种中,华夏11产量最高,福农CD641产量最低;比绿斜(CK1)增产的有4个,比华夏10号(CK2)增产的仅有1个.福夏豆6号粗蛋白质含量最高(45.32%),福农CD611粗脂肪含量最高(20.63%).华夏11生育期最长(97.1d);福农CD641株高最高(78.4cm),主茎节数(16.9)、有效分枝数(4.5)与每荚粒数(2.33)最多;华夏11单株有效荚数最多(53.7)、单株粒重最高(17.32g);福夏豆4号百粒重最重(31.71g).除福夏豆5号、华夏10号(CK2)对炭疽病表现中抗外,其他品种均表现为抗病.华夏11的产量高、抗逆性强,综合性状优,可进行小范围试种示范;福夏豆4号、福夏豆5与福农CD611的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较好,但产量比华夏10号(CK2)增产点率均未超过50%,是否适合推广有待进一步试验鉴定;福农CD641因产量过低,直接淘汰.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Newly Cultivated Summer Soybean Varieties in Fujian Province

顾智炜、林海峰、唐超凡、陈子琳、颜墩炜、李清华、严生仁

展开 >

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莆田 351106

福建省莆田市种子站,莆田 351199

莆田市兴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福建莆田 351111

夏大豆 品种鉴定 产量 品质 抗逆性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

2018S0012

2024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中国种业

影响因子:0.356
ISSN:1671-895X
年,卷(期):2024.(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