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晋南冷凉区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乳线比例、产量及品质研究

晋南冷凉区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乳线比例、产量及品质研究

扫码查看
晋南高海拔冷凉区生态气候复杂,早霜冻灾害频发,中晚熟玉米品种与有效积温之间的不匹配导致实际产量和理论产量差距大,最终影响玉米品质.因此,在上一年度筛选的基础上,选取山西省临汾市典型的气候代表区域进行了中早熟品种适应性研究,早霜冻灾害发生后调查中早熟品种与当地种植品种的乳线比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太林乡夏家岭中早熟玉米品种先玉1409较农户品种增产3.81%~18.49%,脂肪和淀粉含量较高,但种植模式没有充分发挥其密植增产潜力,增产空间有待进一步提升;克城镇上柳村中早熟玉米品种先玉1506适应性较好,较农户品种(覆膜)增产7.34%~22.66%,淀粉含量较高,适宜该地区推广种植;乔家湾乡木掌村地区和育187较农户品种增产8.65%,先玉1409和先玉1506较农户品种减产1.66%~6.45%,且2个年度试验(2022年度试验结果已发表)均表明和育187积温与当地光热资源相匹配,稳产性更好,增产潜力更大,其脂肪和淀粉含量较高,对早霜冻提前和低温寡照灾害更加安全,适宜该地区推广种植.研究结果为晋南高海拔冷凉区玉米生长发育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农艺措施、实现高产增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Study on Milk Line Proportion,Yield and Quality of Maize Varieties at Different Maturity in Cool Area of South Shanxi

张晶、赵云娟、张定一、段峰、李民祥

展开 >

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临汾 041000

山西省临汾市农业农村局,临汾 041000

山西省蒲县农业农村局,蒲县 041200

晋南 冷凉区 熟期 玉米 乳线比例 产量 品质

临汾市科技重点研发计划

2203

2024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中国种业

影响因子:0.356
ISSN:1671-895X
年,卷(期):2024.(4)
  • 18